大别山区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及其耦合协调度
Spat-Temporal Evolution of Multi-Functionality of Rural Region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reas in China and Its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出 版 物:《山地学报》 (Mountain Research)
年 卷 期:2024年第042卷第4期
页 面:496-50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地域多功能 时空演变 耦合协调度 大别山区
摘 要:中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乡村转型受到广泛关注。探究其乡村地域多功能的作用关系和时空分异性,是实现乡村地域资源优化配置、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大别山区,作为历史上重要的革命老区,其经济落后与自然资源丰富的双重特性,构成了研究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变的典型案例。本研究以大别山区县域乡村地域作为研究区,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2005—2020年大别山区31个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耦合协调性变化。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乡村地域生态功能保持稳定,生产、生活功能逐步提升。乡村地域生产功能空间集聚特征趋于分散,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四周高、中部低;生活功能由开始的分散式空间格局,经过发展形成较为均衡的乡村生活功能分布格局;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增强,整体表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呈现出“依山傍水、带状串联的分布特征。(2)研究期间,大别山区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且整体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中部山区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补齐生产和生活功能短板;而生产和生活功能较为突出的县,则应继续维护其功能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保障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别山区以及其他类似地区乡村多功能的空间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乡村地区的顺利转型和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