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网络毒理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黄芪减雷公藤肾毒性... 收藏

基于网络毒理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黄芪减雷公藤肾毒性机制

作     者:吴溪 吴德玲 魏良兵 刘涛 王紫柠 孟楣 高家荣 

作者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药药理与临床》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9期

页      面:83-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项目(编号:2021yfylc08)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编号:2020ccyb08)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合同号:202204295107020042)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2016zy17) 

主  题:黄芪 雷公藤 网络毒理学和网络药理学 肾毒性机制 

摘      要:目的:利用网络毒理学筛选雷公藤致肾毒性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减雷公藤肾毒性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在OMIM、PharmGKB、Gene Cards收集肾毒性相关靶点,在CTD检索雷公藤肾毒性靶点,Venny2.1.0获得雷公藤肾毒性交集靶点;检索TCMSP、ETCM、以及文献补充收集黄芪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收集黄芪成分作用靶点,Venny2.1.0获得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3.9.1构建网络图;利用Metascape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 Autodock4.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收集黄芪化学成分46个、雷公藤致肾毒性靶点425个、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潜在靶点83个。富集分析发现共同靶点主要参与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迁移、细胞运动等生物工程。KEGG信号通路排除广泛通路后主要富集于AGE-RAGE、HIF-1、C型凝集素受体、IL-17、PI3K/AKT等信号通路。PPI结果显示AKT1、IL6、VEGFA可能是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的核心靶点,其中AKT1为最重要的核心靶点。“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华良姜素、山柰酚、槲皮素、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可能是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的核心成分。分子对接结果发现黄芪中以上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后,均与AKT1结合最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急性肾损伤病理表现,血清SCr、BUN含量显著升高(P0.01),雷公藤水提物能够明显下调Pi3k、Akt mRNA表达,而配伍黄芪水提物后能够上调其表达。结论:黄芪中核心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核心靶点,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发挥干预雷公藤肾毒性的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