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及正式住区环境对居民情绪感知的影响差异分析——以福州市主城区为例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出 版 物:《世界地理研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年 卷 期: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3303[工学-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中国农林高校设计艺术联盟专项资助项目(111900050)
摘 要:探寻不同住区环境中居民的情绪感知差异与影响机制对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图文并行的微博UGC数据,探寻不同住区环境下居民的情绪感知差异与其环境影响力,并结合长短期记忆和卷积神经网络(LSTM-CNN)情感分析方法、极度梯度提升树(XGBoost)模型和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等机器学习方法与Arcmap软件,揭示不同住区环境对居民情绪的非线性影响与差异性。结果表明:①正式住区中的居民积极情绪占比68%,城中村占比83%,正式住区的情绪空间分布聚集效应显著,冷热点过渡均匀。而城中村则具扩散性,体现出较强的边界效应和空间异质性。②对城中村居民情绪具有显著正向贡献的指标为:铺装度、色彩复杂度和开阔度;而对正式住区的正向贡献指标为:铺装度、视觉熵、空间活力和围合度。其中铺装度与开阔度在不同住区环境中的影响差异最大。③过高的绿视率可能带来负面情绪。色彩复杂度、视觉熵和绿视率在城中村可以降低围合环境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同时正式住区中空间活力和围合度在指标交互时可以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研究结果为复杂住区环境的存量更新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探寻了住区居民的情绪感知差异与环境影响机制,为复杂住区环境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可持续的规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