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栖息地适宜性及活动节律 收藏

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栖息地适宜性及活动节律

Habitat suitability and activity patterns of roe deer in Beijicu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作     者:田新民 汲旭阳 王鑫雪 张子栋 陈红 刘小慧 刘磊 王启蕃 马雨含 钱昕玥 周绍春 鞠丹 TIAN Xinmin;JI Xuyang;WANG Xinxue;ZHANG Zidong;CHEN Hong;LIU Xiaohui;LIU Lei;WANG Qifan;MA Yuhan;QIAN Xinyue;ZHOU Shaochun;JU Dan

作者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牡丹江157011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18期

页      面:8175-81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A23A902) 

主  题:有蹄类 MaxEnt模型 栖息地 核密度估计 

摘      要:掌握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及活动节律对科学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狍(Capreolus pygargus)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学习性对于植被更新及同域物种分布具有指示作用,掌握其栖息地适宜性及活动节律是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于2022年6月—2023年5月在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和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狍活动信息,通过随机布设方法在保护区内共布设35条样线和140台红外相机,并利用最大熵(MaxEnt)栖息地建模及核密度估计法分析狍的栖息地适宜性与活动节律,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的ROC曲线评价结果的平均AUC值为0.839,能够较好的反映研究区域狍栖息地适宜性的实际分布情况;(2)研究利用的14个变量中,距离河流越远出现概率越低是影响狍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变量,贡献率达34%。其次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林间小路、海拔、草地和居民区是影响狍栖息地质量的次要变量;(3)保护区内狍适宜栖息地和次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240.44km^(2)和490.64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7.48%和35.67%,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中部和东部,西部适宜栖息地面积较少且破碎化较为严重;(4)活动节律分析表明,狍在9:00左右达到日活动高峰;不同季节狍活动节律存在差异,暖季狍活动节律具有晨昏性,冷季狍上午和下午的活动高峰期分别延迟和提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加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的管控力度,根据不同人为干扰强度针对性地对狍种群进行保护;(2)通过加强栖息地连通性管理、构建栖息地廊道等方法使破碎的栖息地连接成整体,促进保护区狍个体间交流。研究获得的结果为分布于我国最北端狍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于推动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