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8—2022年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 收藏

2018—2022年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和分子分型特征分析

作     者:张爽 王安娜 付奎元 王园园 李颖 李辉 张建涛 王会波 王丽丽 

作者机构: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包头市昆都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版 物:《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年 卷 期:2024年第6期

页      面:729-7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科技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YFC1601400) 

主  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腹泻 感染 分子分型 食源性致病菌 

摘      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为进一步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2年从北京市某区3家监测哨点医院采集1 600例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分离标本中的DEC;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其毒力基因得到致病型,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应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得到分子分型,并将ETEC、EPEC和EAEC型菌株图谱作聚类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北京市某区1 600份标本中有144份标本分离到DEC,检出率为9.00%(144/1 600)。菌株致病型以ETEC为主,其次依次为EPEC、EAEC、EHEC,未检出EIEC。DEC感染病例男女比例为1.48∶1,31~45岁年龄组的DEC检出率最高(11.15%,59/529)。DEC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年份为2019年,各年夏季检出率均最高。DEC在不同年龄组和年份中的阳性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DEC阳性病例症状以腹泻、脱水、腹痛为主,且多为水样便。144株DEC分为111条带型,同源性13.07%~100.00%。同带型的菌株数目2~7条,分离时间间隔从当天到几年不等。结论 本区DEC致病型以ETEC和EPEC为主,且存在EHEC感染;夏季高发,青壮年中检出较多;PFGE条带呈高度多态性分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