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收藏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作     者:徐海峰 唐会会 李祖军 宫彦龙 吴健强 朱速松 

作者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出 版 物:《现代农业科技》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18期

页      面:10-14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项目“稻虾综合种养优质特色稻品种筛选研究”(黔水稻所青年基金023号)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项目“特色稻种资源收集、保存与创制利用”(黔农科种质资源11号)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GZCYTX2023-0601)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水稻育苗基质创新与集成应用与示范”(黔科合中引地019) 

主  题:稻虾共作 稻米 品质性状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摘      要:以18个水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其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综合评价稻虾共作模式下11个稻米品质性状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8个水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稻虾共作模式下对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4个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对整精米率、长宽比、蛋白质含量、胶稠度、粒长、精米率、糙米率7个品质性状影响较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主成分共同解释了稻虾共作模式下86.897%的稻米品质变化,其中第一主成分以垩白因子为主,第二主成分以稻米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因子为主,第三主成分以稻米粒长因子为主,第四主成分和第五主成分以稻米加工因子为主,这些因子是影响稻虾共作模式下供试水稻品种(系)品质的主要因素。基于稻虾共作模式下的品种选择应用中,应优先考虑推广垩白度低、营养品质优良兼顾加工品质好的优质稻种资源类型,从而实现改善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米品质的目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