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韧性耦合空间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韧性耦合空间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何双言 李昊阳 秦明周 王小锋 杨珍 

作者机构: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域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沿黄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河南省学科创新引智平台 河南自然博物馆 

出 版 物:《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第5期

页      面:540-553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1405[工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工学] 0837[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1175) 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JJ020) 

主  题:城市韧性 耦合协调水平 相关性分析 障碍度模型 地理探测器 

摘      要:构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基建和人口耦合视角的城市韧性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05-2020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综合系统水平进行时空分析.以全国、区域、省际及市域为研究尺度,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城市韧性的耦合水平,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诊断耦合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1)2005-2020年期间中国的城市耦合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近15年平均指数上升了26%.(2)省际耦合协调水平平均增速0.168,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平均耦合协调水平分别增加了0.12、0.088和0.093.总体来看,2005年中国较高耦合等级的城市多数为省会城市;2010年高值逐渐集聚于京津、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等;2020年则呈现出濒临失调和初级协调连片区、中级和良好协调穿插分布的状态,整体形成优势发展圈.(3)期间区内自相关分析的Moran s I指数增加了0.126.(4)期内驱动因子对耦合水平影响程度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教育支出非农业产业从业人员数占比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财政支出,且各因子的q值均大于0.5,均可作为耦合水平的主要驱动因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