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区缺失突变发生机制的探讨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区缺失突变发生机制的探讨

Putative Mechanism of HBV Pre-S Gene Mutation

作     者:蒋栋 许军 李若冰 丛旭 费然 陈红松 魏来 王宇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00044 

出 版 物:《病毒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年 卷 期:2002年第18卷第4期

页      面:317-3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973"资助项目(G1999054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047) 

主  题:乙型肝炎病毒 前S基因区 缺失突变 发生机制 剪接机制 逆转录 模板转换 

摘      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患者外周血内HBV前S区基因缺失突变的分子结构特点,探讨其发生机理。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慢性乙肝患者和携带者血清中扩增出前S区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分析缺失发生的结构特点,从而推测这些前S区基因缺失突变的产生机制。从262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3例无症状HBV携带者体内扩增出前S区片段,共在30例患者和携带者中检测出多种前S区基因缺失突变,主要集中于前S1区的3′端和前S2区的5′端。其中有9例患者和携带者体内存在完全一样的nt3019~nt3201183bp的缺失突变,该缺失突变符合真核细胞mRNA剪接机制,在此位置上各基因型的序列高度保守。同时有另外两种缺失突变,即nt3019~nt3147129bp缺失、nt3019~nt310991bp缺失也符合该剪接机制。有23种缺失突变部分于重复序列之间,符合逆转录过程中的模板转换机制所导致的缺失。根据前基因组RNA预测出二级结构,仅部分缺失突变在RNA二级结构中对应于局部的结构。此结果表明:HBV在外界因素mRNA的剪接机制和内在因素聚合酶蛋白的功能特点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各种突变,不同的机制将导致不同类型的缺失突变。除真核细胞mRNA剪接机制外,逆转录过程中的模板转换是主要机制之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