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收藏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Cause Analysis of "2008.5.2" Strong Sandstorm in the Eastern of Hexi Corridor

作     者:钱莉 杨金虎 杨晓玲 杨永龙 Qian Li;YANG Jin-hu;YANG Xiao-ling;YANG Yong-long

作者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甘肃定西743000 

出 版 物:《高原气象》 (Plateau 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10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719-7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甘肃省气象局第五批"十人计划"项目资助 

主  题:河西走廊 强沙尘暴 对流云 

摘      要: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涡度相关系统、T213L19数值预报产品、以及FY-2c/2d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08年5月2日河西走廊东部的大风强沙尘暴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锋伴随的强风暴是产生强沙尘暴的主要原因。500 hPa阶梯形短波槽为沙尘暴的发展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700 hPa变形场是大风沙尘暴的触发系统,地面热低压的发展加大了冷锋前后的气压和温度梯度,为对流发展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高空急流入口区南侧的次级环流为深对流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垂直环流发展条件,是沙尘暴发生的基本动力;地面摩擦风引发的强动量通量为沙尘卷起提供了基本的动能。较强的不稳定层结为对流发展提供了位能转化为动能的基本条件。垂直螺旋度对沙尘暴的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