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ABA施用对泡桐顶芽休眠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作者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
出 版 物:《林业科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南方系冬休眠类型树木冬芽休眠机理的研究”(20080466002)
摘 要:【目的】为探究外源ABA是否能促进泡桐形成休眠芽以及对泡桐顶芽生理特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解决泡桐顶芽死亡问题实现高干材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方法】本研究以2年生白花泡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对泡桐的顶芽和叶片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ABA(70、90、110 mg.L-1),外施ABA后对顶芽的外部形态变化追踪以及分析幼苗叶片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膜系统[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比较不同处理对泡桐内源激素和内含物的影响,探讨泡桐顶芽对外源ABA的响应机制。【结果】1)泡桐顶芽和叶片喷施不同浓度ABA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其中以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佳,相比其他处理更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延迟顶芽萎缩发褐时间,但泡桐仍未形成休眠顶芽,顶芽最终死亡。2)外施ABA后能明显提高SOD活性和POD活性,缓解活性氧积累带来的危害,其中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佳;9月5日到9月19日外源ABA提高CAT活性,而在9月26日后降低CAT活性含量;外施ABA能降低顶芽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但在整个过程中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只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的伤害;9月19日后顶芽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枝条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从而提高抗寒性;而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效果。3)外源ABA显著提高了顶芽内源ABA的含量,其中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显著;9月26日前外源ABA显著提高IAA含量,随后IAA含量降低;在9月19日前外源ABA显著提高ZR含量;9月12日前高浓度外源ABA降低GA3含量,低浓度则无明显影响,在9月12日后外源ABA提高GA3含量。【结论】外施ABA能明显促进小叶的生长,显著提高顶芽内源ABA、IAA、ZR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对相对电导率和MDA上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90 mg.L-1ABA喷施叶片的效果最显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活性氧和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抗寒能力,延迟顶芽萎缩发褐时间,但内源ABA整体呈降低趋势,最终没有形成休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