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收藏

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作     者:王红丽 李振 周梦楠 陈政任 

作者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 版 物:《心理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12[管理学]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81104[工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工学] 0835[工学-软件工程]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2372045 72172047)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批准号:27113) 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跨学科青年团队项目(批准号:QNTD202303) 

主  题:人工智能 创造力 人格特质 自动化偏差 自我领导 

摘      要:创造性人格常被视为人类稳定且独特的禀赋。但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侵入创造性工作领域, AI具备的“数字权威导致人类对AI的自动化偏差,人类由创造力主导角色滑向依附角色只在一线之间,并通过影响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角色认同,最终威胁到个体的创造性人格。本研究拟基于“我能创新和“我应创新两条作用路径,厘清在创造性任务中使用AI及产生自动化偏差对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并探讨个体如何通过自我领导守住创新主体地位,以期深化对AI背景下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