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感觉质”与“呈符化”——“听见美”的符号过程解析 收藏

“感觉质”与“呈符化”——“听见美”的符号过程解析

"Qualia"and"Rhematization":Unpacking the Semiotic Process of"Hearing the Beautiful"

作     者:田海龙 艾静 Tian Hailong;Ai Jing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49 

出 版 物:《当代修辞学》 (Contemporary Rhetoric)

年 卷 期:2024年第5期

页      面:10-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感觉质” “呈符化” 符号过程 模式化观念 朗诵 

摘      要:在假设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举办的“听见美朗诵会能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基础上,探究这种“美如何被听众感受到这类“感觉质问题。为此,选取濮存昕朗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音频语料作为分析对象,借助Praat语音学软件对濮存昕的朗诵在语调、语速、音强、音高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之后借助“呈符化的概念性工具解析濮存昕朗诵之“美化作听众“感觉质的符号过程。研究发现,听众之所以能够(或不能够)感受到濮存昕的朗诵之“美,与其说是因为濮存昕的朗诵具有(或不具有)某些“美的潜质,不如说是因为听众依据自己既有的关于朗诵和朗诵者的刻板印象做出了主观判断。研究进一步指出,如此依据听众自身刻板印象生成的“感觉质具有一定的评判力,对朗诵者身份的建构具有影响力,这对探究修辞的建构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