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稻虾共作模式碳氮足迹分析——以淮南市为例 收藏

稻虾共作模式碳氮足迹分析——以淮南市为例

作     者:梅威 武慧君 方维鑫 朱慧敏 

作者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出 版 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4003) 

主  题:碳足迹 氮足迹 生命周期 稻虾共作 情景分析 

摘      要: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碳氮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潜力,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文献和生命周期数据库中的数据,从生命周期的角度采用碳氮足迹理论分析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碳氮足迹,并依据结果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值碳足迹和单位利润碳足迹分别为16137.92 kg CO2-eq·hm-2、0.19 kg CO2-eq·RMB-1和0.48 kg CO2-eq·RMB-1,其中CH4排放(50.5%)和灌溉电力(17.7%)是碳足迹最主要的贡献者;稻虾共作模式的单位面积氮足迹、单位产值氮足迹和单位利润氮足迹分别为104.85 kg Nr·hm-2、1.24×10-3kg Nr·RMB-1和3.15×10-3kg Nr·RMB-1,其中NH3排放(45.5%)、田间氮素的淋溶(22.2%)和径流损失(12.6%)是氮足迹的主要贡献者。结合碳氮足迹的分析结果进行情景分析表明:未来综合采用秸秆不还田、光伏发电及免耕技术、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有效减少CH4排放、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投入,使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值碳足迹和单位利润碳足迹分别降低27.5%、30.4%和38.5%,单位面积氮足迹、单位产值氮足迹和单位利润氮足迹分别降低25.8%、28.7%和37%。因此通过综合采用秸秆不还田、光伏发电及免耕技术、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有效降低稻虾共作模式碳氮足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