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
FEATURES OF POLLEN ASSEMBLAGES IN TOPSOIL AS AFFECTED BY LAND USE IN THE KARST AREA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NANPING TOWN,CHONGQING作者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48卷第6期
页 面:1265-127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01[理学-植物学] 07[理学]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09BA000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6)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212)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9-4-20) 国土资源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KDL2008-15)
摘 要: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33个表土和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共由50科属组成,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除次生马尾松林、次生柳杉林和桃树林外),含量为38.84%~86.56%,其次是乔木(主要为马尾松),含量为13.42%~59.40%,灌木植物花粉含量最低,为0.00%~12.50%,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花粉类型丰富度差别不明显,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乔木和灌木植物种类的变化,草本和蕨类基本保持不变;(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土孢粉组合差别明显,与其相应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基本反映了石漠化地区现代植被的基本状况;(4)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表土孢粉组合中乔灌木花粉含量和种类越少,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越多,且以耕地杂草为主。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对喀斯特石漠化区次生植被及其表土孢粉组合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