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声音原型”出发的文化表达——论朱践耳的《江雪》与叶小纲的《喜马拉雅之光》
Cultural Expression Out of"Cultural Sound Prototype"--Towards Zhu Jianer's Fishing Snow and Ye Xiaogang's Twilight of the Himalayas作者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234
出 版 物:《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年 卷 期:2024年第3期
页 面:53-67页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声音新媒介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18BD066
摘 要:“文化声音原型是在音乐创作意识或潜意识中饱含历史文化信息的声音(音乐)参照系。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与叶小纲的《喜马拉雅之光》这两部作品,虽各具独特的文化内涵,但两者都从“文化声音原型的角度出发,展开深刻的文化诠释。尽管表达路径各异,但两者在表达文化精髓的思路上殊途同归。其“文化声音原型的确立,决定了作品体裁、音色、语句形态、空间结构等作为文化表达的音乐形式。这两部作品基于“文化声音原型所构建的音乐形式,与其最终的文化表达互为因果、辩证统一,呈现出主旨性、风格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方面的异同,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在人文价值立场上的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