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分异格局及减排优化路径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ptimization Path of Carbon Emission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作者机构: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出 版 物:《水土保持通报》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408-417页
学科分类: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北京农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基于碳时空分异格局的京津冀低碳农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研究”(5076016183/031)
摘 要:[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探索碳减排优化路径,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根据IPCC指南测算农业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地区农业碳排放线性变化规律,采用ArcGIS断点分析法和核密度法分析京津冀6大农业区的空间演进趋势。[结果]从时间上看,京津冀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碳排放强度自2005年开始快速下降。与全国相比,虽然农业碳排放总量占比小,但是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坝上农业区和冀南农业区的碳排放水平最高。从空间上看,远离京津的坝上农业区北部,冀中原农业区和冀南农业区部分县域碳排放强度较高,而京津近郊农业区以及与其相邻的坝上农业区南部则保持轻低度排放状态。此外,根据核密度分析的结果,6大农业区整体碳排放强度在降低,其中京津近郊农业区和冀中平原农业区碳排放强度内部差异化程度较大。[结论]京津冀3省6大农业区应基于农业定位和资源禀赋在减碳和增汇两方面开展区域合作。未来应进一步考虑跨行业农业减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