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中国农业投入及产出碳排放分析
Analyse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Inputs and Outputs in China in a Low Carbon Context作者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焦作450046
出 版 物:《环境科学与技术》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7期
页 面:43-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摘 要:农业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探讨中国农业资源投入碳达峰进程并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数据支持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运用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深入剖析农业资源投入碳排放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影响这种关系的农业驱动因素。引入了全局与局部Moran’s I指数,以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显著相关程度。结果表明:(1)2003-2021年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一种“倒U型曲线,出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8 932.035万t。华东地区的碳排放量一直居于首位,华中地区位于第二位,而西北地区的碳排放量在七大地区中原本最低,但至2021年已显著上升为第三大农业碳排放源地区。(2)化肥使用是导致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年均贡献占比58%,而农药、农膜和柴油使用是次要因素,分别占比10%、14%、14%。(3)全局Moran’s I指数显示农业碳排放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聚集程度逐渐减弱。局部Moran’s I显示高-高聚集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4)基于LMDI模型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效率、地区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是主要抑制因素,年均减排647.57万t。农业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则促进了农业碳排放的增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年均促进排放891万t。(5)Tapio脱钩显示各区域在2016年后均实现强脱钩,达到模型数值最理想状态,即农业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碳排放的降低,说明2016年后减排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