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姿势控制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步态稳定性及步行能... 收藏

姿势控制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步态稳定性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The effect of posture control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foot drop gait stability and walking ability in stroke hemiplegia

作     者:陈芝英 CHEN Zhiying

作者机构:玉环市人民医院浙江玉环317600 

出 版 物:《浙江实用医学》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203-20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玉环市社发类科技计划项目(202207) 

主  题:脑卒中足下垂 姿势控制 动作反馈 功能性电刺激 步态稳定性 

摘      要:目的 研究姿势控制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电刺激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以及患肢综合训练等常规对症治疗;电刺激组给予姿势控制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即先评估步态和姿势,确定需要改进的关键区域,再给予静态和动态姿势训练,8周内训练时间由每次5~10分钟延长至20~30分钟,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对偏瘫侧下肢部位的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及股四头肌的运动点给予电刺激治疗,30min/次,1次/d;并外将躯干、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等部位固定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仪器上训练,每次20分钟,1次/d。两组每周治疗6天,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足下垂步态稳定性指标(步频、步幅、步宽、足偏角)、步行能力(FAC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和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 治疗后,电刺激组下肢FMA评分、步频、步幅、FAC评分、MBI评分及GQOL-74各项评分均较常规组高,而步宽、足偏角均较常规组低(P0.05或P0.01)。结论 姿势控制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可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步态稳定性,促进步行能力恢复,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