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腺瘤性大肠息肉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肠道菌群特点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intestinal flora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matous colorectal polyps with different TCM syndromes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脾胃病科深圳518100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 版 物:《现代中医临床》 (Modern Chinese Clin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31卷第4期
页 面:19-23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LGWJ2021-75)
摘 要:目的分析进展期腺瘤性大肠息肉不同证候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治疗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辨别患者的中医证候并收集其粪便进行肠道菌群的检测。结果共有214名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包括进展期腺瘤107例,普通腺瘤107例。与普通腺瘤组患者相比,进展期腺瘤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升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是普通腺瘤向进展期腺瘤转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腺瘤组比较,肠道湿热证组、脾虚夹瘀证组、湿瘀阻滞证和气滞血瘀证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升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滞血瘀证组患者相比,肠道湿热证组、脾虚夹瘀证组和湿瘀阻滞证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升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湿瘀阻滞证组患者相比,肠道湿热证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升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脾虚夹瘀证组患者乳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虚夹瘀证组患者相比,肠道湿热证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升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升高,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是普通腺瘤向进展期腺瘤转变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的失调在不同中医证候进展期腺瘤患者均有发生,且存在一定的组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