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应用遗传算法估计非稳态地震数据的混合相位子波及Q值 收藏

应用遗传算法估计非稳态地震数据的混合相位子波及Q值

Estimation of mixed⁃phase wavelet and Q value of nonstationary seismic data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作     者:朱耀旭 包乾宗 ZHU Yaoxu;BAO Qianzong

作者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球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54 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28 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出 版 物:《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59卷第4期

页      面:763-7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地质体/灾害体结构和物性参数大范围快速探测技术装备”(2022YFC3003402)资助 

主  题:高分辨率处理 品质因子 非稳态地震数据 混合相位子波 遗传算法 

摘      要: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或反演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反射系数或弹性参数模型。然而地层滤波效应模糊了地震记录中的地层反射信息,因此有必要消除这种滤波效应。现有的大部分提高分辨率方法并不能完全摒弃关于地震子波和Q模型的一些假设。为了获得更为切合实际的地震子波,同时自适应获取Q模型,文中将地震子波相位估计与Q模型估计相结合,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稳态地震数据混合相位子波及Q值估计方法。首先通过井旁道记录拟合得到初始地震子波的振幅信息,然后依据子波Z变换的根关于单位圆移动与否构建用于遗传算法的编码链条。另一方面,十进制Q模型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同样能够利用编码链条表征,因此利用全局优化算法能够同时估计地震混合相位子波以及Q模型。结合根变换和遗传算法不断改变子波相位的同时自适应生成Q模型,利用子波和Q模型构造的时变子波矩阵与测井反射系数得到合成地震记录,并与井旁道记录进行匹配,最终得到合理的混合相位子波和地层Q模型,进而构造时变子波矩阵进行时变反褶积。通过井旁道记录与测井数据拟合得到的混合相位子波,与实际地震子波相位更为接近,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