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优控多环芳烃土壤污染特征及国内外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收藏

中国优控多环芳烃土壤污染特征及国内外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Soil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and Bioaccessibilities of the Priority-controll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t Home and Abroad

作     者:陈梦舫 周源 韩璐 李义连 陈雪艳 侯少林 李婧 CHEN Mengfang;ZHOU Yuan;HAN Lu;LI Yilian;CHEN Xueyan;HOU Shaolin;LI J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8 江苏省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实验室南京210008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61卷第4期

页      面:892-91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3102)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203AC1000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071)资助 

主  题:土壤 PAHs 生物有效性 生物可给性 体外胃肠模拟法 精细化风险评估 

摘      要: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累积并且毒性显著,但PAHs在土壤固相上的吸附性较强,基于土壤污染总量暴露会导致高估人群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间发表的123篇文献,总结了我国土壤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_(16)PAHs)的污染浓度分布和组成特征,介绍了11种常见的模拟PAHs生物可给性测试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总结了PAHs的生物可给性系数范围。调研表明土壤∑_(16)PAHs最高与平均浓度分别为23250和1314.7μg·kg^(–1),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PAHs生物可给性测试方法主要基于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在模拟消化过程和吸附剂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并且消化条件、土壤性质等因素对生物可给性结果影响较大。16种PAHs的生物可给性平均值范围为13.2%~72.4%,其中■和苯并[b]荧蒽的生物可给性较高,对∑_(16)PAHs暴露产生贡献较高。本调研结果为开展土壤PAHs污染精细化风险评估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