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史及其气候特征 收藏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史及其气候特征

LATE CENOZOIC VEGETATIONAL HISTORY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作     者:唐领余 沈才明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 版 物:《微体古生物学报》 (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1996年第13卷第4期

页      面:321-3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项目 

主  题:古植物生态学 植被史 气候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 

摘      要:从青藏高原目前已知的60余个剖面和钻孔揭示的大量古植物资料来看,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强烈隆升、地质事件及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发生显著的变化。中新世进入上新世,植被由森林型变为草原型。在中新世晚期植被按纬向分为三带,南带为亚热带硬叶常绿阔叶林-雪松林,中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灌丛,北带即昆仑山北坡为山地常绿针叶林及森林草原。山地的高差已使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上新世早中期气候转凉,原北带出现大范围的灌丛草原,而山地常绿针叶林向南发展,占领冈底斯山北的原中带的落叶阔叶林位置,昆仑山为南北型植物的分界线,西藏南部仍继承中新世广泛分布的常绿硬叶阔叶林,并伴有雪松林。上新世晚期,北半球的迅速降温与3.4MaB.P.起的高原强烈隆起相耦合,降水也有所减少,使青藏中北部地区灌丛草原大发展,替代原先的森林植被。但高原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依然比较暖湿,依次发育为常绿硬叶阔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针叶林,一直延续到早更新世初期。在中、晚更新世,冰期和间冰期变化基本上控制了植被的演替,末次冰期最盛时(23-15KaB.P.),气候极为干冷,气温下降6℃左右,高原绝大部分转为荒漠草原,仅高原东缘、南缘维持森林植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