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表面絮状污染物分析与研究 收藏

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表面絮状污染物分析与研究

Analysis and study of flocculent contaminants on the surface of Yuan Dynasty murals in the Great Buddha’s Hall of Fengguo Temple

作     者:孙斯羽 刘成 冯圆媛 董少华 孙剑 SUN Siyu;LIU Cheng;FENG Yuanyuan;DONG Shaohua;SUN Jian

作者机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109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 义县文物管理局辽宁锦州121100 

出 版 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36卷第4期

页      面:65-75页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 0601[历史学-考古学] 13[艺术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6[历史学] 07[理学]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5YJA780002)资助 

主  题:奉国寺大雄殿 壁画 絮状污染物 病害分析 

摘      要:辽宁义县奉国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正殿大雄殿内现存元代壁画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在近千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这些精美的壁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絮状污染物具有较强特殊性,对壁画危害尤为严重。实验以该病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壁画表面污染物现状调查判断污染物分布范围极大,对壁画的保存具有严重危害性;而后通过红外光谱、能谱及X射线荧光分析确定壁画表面特有的三种絮状污染物为蛾茧丝与蛛丝;最后通过环境监测和相关历史资料整理综合推断其产生原因应当与保存环境及历史修缮密切相关。絮状污染物堆积对壁画表面有着可预见的持续危害,清理防治迫在眉睫。首次对寺观壁画絮状污染物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全面揭示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表面絮状污染物的特征及成因,为寺观壁画表面污染物研究提供实例,为探索针对性的壁画表面污染物清理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