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准噶尔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 收藏

准噶尔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and Its Control on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Northern Junggar Basin

作     者:陈正乐 刘健 宫红良 郑恩玖 王新华 潘锦华 CHEN Zhengle;LIU Jian;GONG Hongliang;ZHENG Enjiu;WANG Xinhua;PAN Jinhua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216大队乌鲁木齐810001 辽宁国土资源规划院沈阳110031 

出 版 物:《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80卷第1期

页      面:101-1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科技部国家基础规划"973"项目(编号2001CB409808和01CB7110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0102022)资助成果 

主  题:准噶尔盆地 新生代构造 砂岩型铀矿 

摘      要: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是我国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段之一。本文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卫片解译分析,发现本区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基底逆冲断裂的复活,致使地表呈现张性破裂,形成了洼地、峡谷等特殊的构造一地貌形态;并根据擦痕、节理的测量统计。结合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分析,推断本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存在两期构造活动:早期为近似南北向的挤压作用为主,晚期(0.14~0.43Ma)为北东-北东东的挤压作用;根据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质充填规律和新生代构造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恢复了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认为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域的构造-地貌演化和地下水流向的改变,进而控制了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由此指出了三个泉斜坡带为有利的区域找矿远景区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