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时空特征及危险性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s of High-temperature Heat Damage of Rice in Southwest China作者机构: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2 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北京10019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5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出 版 物:《中国农业气象》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8期
页 面:860-8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5193)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3YFS0441,2023YFS0376)
摘 要:基于西南地区1980−2022年35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以水稻关键生育期(抽穗灌浆和灌浆成熟期)为研究时段,基于高温热害累计指数分析西南地区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危险性,为当地水稻种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80−2022年西南地区水稻两个关键生育期高温热害发生站次比年际变化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每10a增加速率分别为6.4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从年代变化来看,水稻两个关键生育期在20世纪80年代高温热害发生相对较轻,发生总数站次比为16.3%和7.8%;近13a高温热害发生较重,总数站次比分别为38.1%和22.2%。水稻两个关键生育期发生高温热害最多年份均为2022年,发生站次比分别为51.6%和37.6%。西南地区抽穗灌浆期水稻高温热害年倾向率增幅较大,主要集中重庆中、西部,贵州东部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和南部,仅零星站呈减少趋势。水稻灌浆成熟期高温热害年倾向率在四川盆地、重庆大部地区呈显著增加。水稻两个关键生育期高温热害发生日数、频率和危险性空间分布大体一致,均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重庆中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盆中和盆南地区。本研究实现了高温热害评估定量化,提高了空间分布的精细度,对当地水稻实际生产更有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