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腓动脉分叶穿支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复合性缺损中临床应用研究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ree peroneal artery leaflet perforator flap in postoperative complex defect of oral cancer作者机构: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安徽蚌埠233004
出 版 物:《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年 卷 期:2024年第38卷第8期
页 面:737-7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安徽省高校合作攻关和公共卫生协同创新项目(No:GXXT-2020-021) 蚌埠医学院202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No:Byycx23076)
摘 要: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复合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癌患者48例,其中颊癌8例、口底癌7例、舌癌14例、磨牙后区癌5例,上颌牙龈癌9例,下颌牙龈癌5例。病灶切除术后,实验组24例采用腓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缺损,对照组24例采用腓动脉单叶穿支皮瓣修复缺损。术中实验组皮瓣切取范围为38.5~74.5 cm2,供区减张缝合;对照组皮瓣切取范围为61.0~76.5 cm2,供区植皮缝合。记录并比较2组皮瓣成活以及患者存活情况。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利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和汉语语言清晰度测试字表分别对患者吞咽功能、语音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对修复外形的主观满意度。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60个月,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累积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曲线比较。结果:2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术后5年实验组患者生存率为62.5%,对照组为54.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吞咽功能、语音功能及主观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腓动脉分叶穿支皮瓣可分别修复口腔癌术后复合缺损的不同解剖结构,可有效提高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和患者满意度。腓动脉分叶穿支皮瓣是重建口腔癌术后复合缺损的理想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