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的研究 收藏

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的研究

The Bronzes of the Siba culture from Huoshaogou: A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anufacture Technique Study

作     者:孙淑云 潜伟 王辉 

作者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 版 物:《文物》 (Cultural Relics)

年 卷 期:2003年第8期

页      面:86-9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历史学]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主  题: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 甘肃 玉门市 铜器 成分分析 制作技术 中国 文物考古 

摘      要:通过对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进行的定量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表面定性成分分析以及表面局部除锈分析等显示,火烧沟铜器材质多样,以红铜比例最大、杂质元素多样化且含量较高,反映了冶炼所用矿科是多金属共生矿或混合矿,冶金技术尚处于较原始阶段。火烧沟铜器以铸造为主要的制作工艺,不同类型的器物在材质和制作方法上别,红铜仍然是普遍应用并在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金属材料。通过比较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三个四坝文化遗址铜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发现既有共性又有在较大差别。比较20世纪70年代末和此次对火烧沟铜器的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在砷青铜和铅青铜的存在和判定上。由于分析样品的数目占出土样品的二分之一,分析的唯物类型全面,故分析结果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参考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