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妊娠方式妊娠期宫颈息肉摘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分析
Analysis of pregnancy outcomes among pregnant women undergoing cervical polypectomy in different gestation modes作者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生殖健康与遗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2 安徽省生命资源保存与人工器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230032
出 版 物:《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年 卷 期:2024年第59卷第8期
页 面:1460-146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1[医学-妇产科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171619) 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编号:2023zhyx-C48) 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编号:AHWJ2023A10019)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04295107020041)
摘 要:目的 比较不同妊娠方式妊娠期宫颈息肉摘除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入院行妊娠期宫颈息肉摘除术的孕妇125例。按妊娠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妊娠组(n=7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组(IVF-ET组,n=54例),回顾性分析孕妇年龄、怀孕孕次、生产产次、流产次数、不良妊娠史、子宫内膜息肉史、发现宫颈息肉前是否有阴道流血、宫颈息肉摘除时的孕周、息肉数目、术后病理学检查及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宫颈息肉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异常阴道流血,共有111例,约占88.8%(自然妊娠组有62例,发生率87.32%,IVF-ET组有49例,发生率为90.74%);部分患者出现分泌物增多或妇科检查时发现,共占11.2%。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宫颈息肉摘除,手术后13例发生流产(自然妊娠组7例,IVF组6例),10例早产(自然妊娠组6例,IVF组4例),93例孕足月分娩,约占74.4%(自然妊娠组54例,IVF组=39例),9例妊娠中(自然妊娠组4例,IVF-ET组5例);术后病理:炎性息肉105例,占84%,蜕膜息肉20例,占8%(自然妊娠组和IVF-ET组各10例,发生率分别为14.09%和18.52%)。IVF-ET组术前阴道流血发生率、蜕膜息肉发生率、术后流产及术后早产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然妊娠组患者和IVF-ET组患者行妊娠期宫颈息肉摘除术,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