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上海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网红化”的空间生产机制研究——以长宁区... 收藏

上海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网红化”的空间生产机制研究——以长宁区愚园路更新改造为例

作     者:周琳 陈晨 谢苑仪 李欣 彭姗妮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 

出 版 物:《国际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城市更新 历史地段 网红化 空间生产 社交媒介 上海 

摘      要:近年来,上海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网红化趋势愈加明显,已有研究对其资本和媒介作用进行了解读,但仍缺乏对其作用影响的系统分析。笔者以长宁区愚园路更新改造为研究案例,构建“抽象空间—增强空间—具体空间的空间生产分析框架,揭示其空间秩序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结果发现:(1)抽象空间是政治经济逻辑下的空间建构,权力统领资本完成多线任务,资本通过垄断地租获得运营收益;(2)增强空间中,资本体系通过空间科学和话语投资,运用社交媒介实现并增强了对具体空间的支配;(3)具体空间中,普通消费者产生主体性缺失及重构的可能性,商户、原住民调动各自的微观权力空间做出“搭便车、灵活性服从或直接、间接、被动抵抗的能动策略,反作用于抽象空间。本文最后,笔者总结了上海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网红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期对未来城市更新提供政策启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