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植被和... 收藏

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POLLEN ASSEMBLAGES OF Tamarix CONE AND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IN THE LOP NUR REGION DURING THE PAST ABOUT 200 YEARS

作     者:王筠 赵元杰 Wang Yun;Zhao Yuanjie

作者机构: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石家庄050016 

出 版 物:《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10年第30卷第3期

页      面:609-6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501[工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1188)资助 

主  题:罗布泊 红柳沙包 孢粉 气候变化 

摘      要:罗布泊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区,红柳沙包为这一地区高分辨率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计年手段和信息载体。根据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剖面的孢粉资料,结合1956~2004年实测气候资料,运用相关分析、DCCA分析和WAPLS分析方法,定量恢复了罗布泊地区近200年以来的年均温、7月均温和1月平均相对湿度。研究结果表明,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839~1886年气候由冷干向暖干转变,1891~1941年气候经历了冷湿-冷干-暖干的交替,1946~2004年表现为暖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孢粉浓度对人类活动信息有一定反映,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孢粉浓度不断降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