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综述 收藏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综述

Review of urban ventilation corridor research:characteristics and progress

作     者:方云皓 顾康康 FANG Yunhao;GU Kangkang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 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4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230601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合肥230022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13期

页      面:5444-54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04[工学-建筑技术科学]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E160) 

主  题:城市通风廊道 城市风环境 空间形态 构建方法 引风-降温-除霾 指标预警 

摘      要: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概念内涵、系统构成与研究进展,并指出其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从微观与宏观尺度分别梳理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归纳微观尺度方式为基于现状或模拟气流的观测,包括实地测量法、风洞实验法与计算机数值模拟法,宏观尺度方式为基于空间形态指标的通风路径测度,具体涵盖建筑形态指标选取、评价体系构建、空间路径生成3个步骤。研究也对城市通风廊道的效应维度、管控措施与规划实践进行概括,指出其效应维度主要聚焦于引风、降温、除霾,管控措施以指标预警方式为主,规划实践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未来研究应结合电路理论挖掘新的通风廊道构建方法与模型,从低碳与健康两个方面拓宽通风廊道效应维度,同时尝试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处理通风廊道研究尚存的矛盾争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