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与“鸿”:悬泉置汉简猎杀候鸟记录
"Fu(Ducks)"and"Hong(Geese)":Records of Hunting and Killing Migratory Birds on Han Bamboo Slips from Xuanquan Posthouse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版 物:《文博》 (Relics and Museolgy)
年 卷 期:2024年第3期
页 面:91-98页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6[历史学] 060108[历史学-古代文字与铭刻] 07[理学]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0602[历史学-中国史]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汉代丝绸之路生态史”(项目编号:21FZSA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丝绸之路交通以必要的生态环境背景为基本条件。这样的条件,包括自然地貌、气候、水资源、野生动物分布以及植被状况等。丝绸之路河西路段的生态环境条件对于汉王朝的西北边地建设,对于汉与西域的联系,形成重要的历史文化因素。新近面世的悬泉置出土汉简资料中提示的重要信息,为增进相关认识显现出积极的意义。例如,简文可见有关“盆“鸿价格的记录,应当理解为所猎杀候鸟“凫“鸿的市场交易资料。说明在河西水泽环境下候鸟迁徙途中的停留,被当地军民看作可以作为饮食消费对象的野生动物资源。汉武帝“巡于北边,见群鹤留止故事,可以作为认识相关历史现象的参考。悬泉置汉简反映的当时被猎杀“凫“鸿进入市场的相关信息,具有珍贵的生态环境史料的价值。丝绸之路生态史与丝绸之路交通史等学术主题的研究者,应当予以重视。涉及“凫“鸿的悬泉置简文,也为认识当时“天鹅属“雁属“黑雁属禽鸟的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动物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