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权力、大乘佛教与室利佛逝海上贸易模式构建
Military Power,Mahayana Buddh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ri Vijaya Maritime Trade Pattern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 版 物:《东南亚纵横》 (Crossroads: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期
页 面:25-34页
学科分类:01[哲学]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3[法学] 06[历史学] 030206[法学-国际政治]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101[哲学-哲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60304[历史学-世界地区 国别史] 020206[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010107[哲学-宗教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0603[历史学-世界史]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印度尼西亚海洋主权的历史考察”(19FSSB018)
主 题:印度尼西亚 室利佛逝 海上贸易模式 军事权力 大乘佛教
摘 要:7-14世纪,作为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海上强国的室利佛逝,地理位置优越,控制着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联通着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作为第一个势力范围涵盖整个马来半岛的古国,室利佛逝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并将大乘佛教确立为国教,将在印度衰落的佛教又一次在室利佛逝发扬光大,室利佛逝成为世界性的佛教中心。大乘佛教深深地影响着印度尼西亚海岛地区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发展。赛代斯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印度化。作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古国之一,室利佛逝宗教文化和海上贸易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加强王权的控制力,以军队为后盾,通过征服领地、扩张商品生产地,建立起强大的海上贸易网络,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的黄金水道提供保障。同时,以大乘佛教作为强化政权的精神动力,大乘佛教成为统治者加强权力的工具,也给统治者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并影响着室利佛逝海上贸易模式的构建。从宗教和海上贸易模式来看,室利佛逝是东南亚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特色符号。室利佛逝政权持续了约7个半世纪,在印度尼西亚诸多古国中存在时间之长是罕见的,通过构建东南亚海岛地区霸权和将大乘佛教定为国教,实现其统治的海岛地区的“印度化。在对外关系上,室利佛逝与印度和中国的唐朝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研究印度尼西亚古代史上的“印度化及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