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手机成瘾的关系:自尊与人际疏离感的作用路径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in relation to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path analysis of self-esteem and interpersonal alienation作者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海南省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基地海南海口571158
出 版 物:《四川精神卫生》 (Sichuan Mental Health)
年 卷 期:2024年第37卷第3期
页 面:243-248页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名称:手机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721RC551)
主 题:心理虐待与忽视 自尊 人际疏离感 手机成瘾 链式中介
摘 要:背景 手机成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心理虐待与忽视是手机成瘾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其对手机成瘾影响的研究较有限。目的 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考查自尊与人际疏离感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预防和改善初中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从海南省某县2所学校抽取800名初中生。采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以及青少年疏离感问卷中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CPANS评分、SES评分、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MPA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rocess 3.5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初中生CPANS评分与SES评分呈负相关(r=-0.278,P0.01),与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和MP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1、0.372,P均0.01),SES评分与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和MP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8、-0196,P均0.01),人际疏离感分量表评分与MPAI评分呈正相关(r=0.392,P0.01)。人际疏离感是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作用路径,效应值为0.104;自尊和人际疏离感是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手机成瘾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效应值为0.026,效应量为6.99%。结论 心理虐待与忽视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手机成瘾,也可以通过人际疏离感的独立作用路径以及自尊与人际疏离感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手机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