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井穴特异性反应的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sponse of jing-well point for intractable insom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作者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46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450003
出 版 物:《中国针灸》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7期
页 面:779-78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2022ZY1097 2023年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中医学科学研究专项项目:HSRP-DFCTCM-2023-3-14
摘 要:目的:评价基于井穴特异性反应检测的辨经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1例,剔除1例)和对照组(32例,剔除1例)。观察组以井穴检测的经脉失衡值为依据针刺相应原穴及背俞穴;对照组取百会、四神聪及双侧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行常规针刺,并予井穴检测进行盲法处理。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脉失衡值,并与PSQI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2、4周后,除催眠药物因子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睡眠障碍因子外,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周后,除催眠药物因子及对照组睡眠障碍因子外,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除睡眠障碍及催眠药物因子外,观察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ISI评分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均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90.3%(28/31,P0.05)。64例患者仅对照组出现1例轻微血肿,其余无不良事件发生。64例患者经脉失衡频次≥30次的经脉为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经脉失衡频次≥20次的经脉为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除对照组手太阴肺经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经脉失衡值均降低(P0.05,P0.001,P0.01)。两组经脉失衡值与PSQI评分均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基于井穴特异性反应检测的辨经针刺能显著降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症状,促进患者经脉状态由失衡转向平衡,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