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实际... 收藏

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实际资料研究

作     者:王宇彤 王曦曦 刘传玲 孔子清 刘立群 黄德钦 赵卫红 

作者机构: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内科 南开大学医学院 

出 版 物:《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

年 卷 期:2024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PARP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晚期恶性肿瘤 生物标记物 疗效 安全性 

摘      要:背景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恶性肿瘤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单药应用效果欠佳;针对BRCA致病/疑似致病突变等具有DNA错配修复缺陷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可以上调其PD-L1的表达,理论上两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但临床上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临床实际中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疗效、安全性,并探索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学第一医学中心接受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疗效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同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83例(61.0%),女性53例(39.0%),非小细胞肺癌29例(21.3%),小细胞肺癌26例(19.1%),卵巢癌21例(15.4%),胰腺癌9例(6.6%),胆管癌6例(4.4%),尿路上皮癌6例(4.4%),其他瘤种39例(28.7%);后线治疗(三线及以上)66例(48.5%)。136例中21例达PR(15.4%),73例SD(53.7%),42例PD(30.9%)。总体ORR为15.4%,DCR为69.1%。截至末次随访时间2023年10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1.0个月。中位PFS为3.65个月(95%CI:3.0~4.5),中位OS为10.0个月(95%CI:9.0~12.0)。多因素COX结果显示:前线治疗(HR:1.466,95%CI:1.032~2.102,P=0.037)、去化疗(HR:0.593,95%CI:0.404~0.871,P=0.008)、最佳疗效达DCR(HR:7.414,95%CI:4.496~12.227,P0.001)与PFS呈正相关;体力状态好(HR:2.182,95%CI:1.411~3.375,P0.001)、疗效达DCR(HR:4.659,95%CI:2.909~7.463,P0.001)、NLR4(HR:2.343,95%CI:1.256~4.367,P=0.007)与OS正相关。85例(62.5%)患者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73例(53.7%)为1~2级,主要为恶心、呕吐、贫血、免疫相关性肺炎等,无治疗相关死亡,总体安全性良好可控。结论 PARP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好,安全可控,可作为晚期肿瘤患者后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并进行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探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