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华武术“止戈”的思想渊源、文化实践和历史影响 收藏

中华武术“止戈”的思想渊源、文化实践和历史影响

Ideological Origin,Cultural Practice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Chinese Wushu“Zhige”Culture

作     者:张国良 白俊亚 王宾 ZHANG Guoliang;BAI Junya;WANG Bin

作者机构:上海政法学院体育部上海201701 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上海201203 

出 版 物:《体育学研究》 (Journal of Sports Research)

年 卷 期:2024年第38卷第3期

页      面:100-1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304[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C2021337)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WSH2018B010) 河北省体育局科技研究项目(2024QT22) 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W2023341) 

主  题:中华武术 止戈 武术文化 中华武德 武术伦理 德技双修 

摘      要:以中国文化的“止戈为武为切入点,从文化史角度考察中华武术“止戈的思想渊源、文化实践和历史影响。中华武术“止戈的思想渊源,既有国家治理中“德对“力规制的“外王内霸话语,也有军事实践中形成的“兵儒合流儒家战争观。中华武术“止戈的文化实践中,观念的更新体现为对暴力冲突的“止戈性见解和态度,并对“止戈认识标准进行话语拟定,形塑“止戈意识惯习;行为的矫正表现在技术动作的“防守“控制“展示“柔化等;关系的改善表现在冲突互动中象征资本的让渡、达成默会双赢和塑造技术权威。“止戈在成就武术武德、武术功用、武术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为技击弱化埋下伏笔,“点到为止的互动方式塑造武术武德的厚德礼让也偏离“尚短平快的技击实质,“兵不血刃的全胜理想促进武术功用的多维发展也违背“综合全面的实战逻辑,“谨慎为战的自我技术深化武术文化的内外兼修也禁锢“必试于敌的练用实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