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转录组探讨蠲痹颗粒治疗寒证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收藏

基于转录组探讨蠲痹颗粒治疗寒证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Juanbi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 Syndrome Rheumatoid Arthritis Based on Transcriptomics

作     者:夏桃 王忠丽 倪媛 杨帆 杨晨 孟媛 朱珊珊 普勇斌 XIA Tao;WANG Zhongli;NI Yuan;YANG Fan;YANG Chen;MENG Yuan;ZHU Shanshan;PU Yongbin

作者机构: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版 物:《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3期

页      面:13-20页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基  金:云南省科技厅-中医联合专项(202101AZ070001-074) 

主  题:类风湿关节炎 蠲痹颗粒 转录组学 CD4^(+)T淋巴细胞 

摘      要:目的通过对蠲痹颗粒治疗前后的寒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探讨蠲痹颗粒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部选取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3例(65.0%),男性7例(35.0%),平均年龄(45.7±10.8)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蠲痹颗粒。同时选取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供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分别抽取2组RA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样,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CD4^(+)T淋巴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挖掘蠲痹颗粒治疗RA的潜在机制。结果RNA-seq测序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共筛得205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GO分析与已知GO数据库中RA疾病显著相关的12个生物学过程显著重合。仅经甲氨蝶呤治疗的RA患者,主要影响炎症反应和肽段酪氨酸的磷酸化;同时使用甲氨蝶呤加蠲痹颗粒治疗1个月后的RA患者,在RA疾病显著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富集明显减少,仅有2个富集,治疗3个月后不再有相关生物学过程富集。结论蠲痹颗粒可能通过干预CD4^(+)T淋巴细胞中与RA疾病高度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达到高效治疗RA的目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