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 收藏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践调查

Methods,challenges,and improvement path for recycling of waste mulch film:survey of Gansu Province and Shandong Province,China

作     者:张倩 陈倩 江艳军 胡乃娟 樊廷录 孙洪武 ZHANG Qian;CHEN Qian;JIANG Yanjun;HU Naijuan;FAN Tinglu;SUN Hongwu

作者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南京210014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210095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 

出 版 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第43卷第6期

页      面:1294-13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3351)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21)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923) 

主  题:地膜 回收利用 模式 困境 优化 

摘      要:为研究我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经验、面临问题与优化路径,本研究选取甘肃、山东两大代表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并比较了不同再利用方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显示:山东一方面通过花生种植制度创新,成功实现地膜减量,另一方面基于行政层级架构回收网络体系,及创新“秸-膜协同回收模式,大幅降低废旧地膜捡拾含杂率;甘肃通过全链条多主体协同回收利用模式、企业“多功能集成一体化回收处理模式等创新,实现县域废旧地膜回收全覆盖。此外,1 t废旧地膜(指废旧地膜与秸秆、根系、泥土等的混合物,经分离清理后含杂率为20%~30%,下同)再生造粒的经济效益为20~120元·t^(-1),碳排放量为8.68 kg CO_(2e)·t^(-1),焚烧发电的经济效益为129~194元·t^(-1),碳排放量为1.83 kg CO_(2e)·t^(-1)。当前,进一步提升回收利用效率面临着地膜使用不科学、机械设备作业场景较单一、资源配置不科学、财政持续支持困难、废旧地膜再利用产业内生“造血能力弱等一系列障碍。研究表明,源头减量替代与回收体系建设是我国废旧地膜回收的主要路径,焚烧发电和再生造粒是再利用的主要路径,且焚烧发电的经济和减碳效益均优于再生造粒,解决现有问题,需因地制宜地制定覆膜技术规程,强化地膜生产、销售标准化管控,加强回收、捡拾、处置等机械设备创新,全域统筹配置各项资源,调动各级财政与社会资本长效支持,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市场机制建设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