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肠-脑轴"角度的氟桂利嗪所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机制... 收藏

基于"肠-脑轴"角度的氟桂利嗪所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

Pathogenesis of flunarizine-induced parkinsonism from gut-brain axis perspective

作     者:丁楠 潘丽欣 练昌林 徐志锋 王玉凯 张分 赵光华 梁晓珏 赖文杰 曾玮琪 陈静娟 张国华 Ding Nan;Pan Lixin;Lian Changlin;Xu Zhifeng;Wang Yukai;Zhang Fen;Zhao Guanghua;Liang Xiaojue;Lai Wenjie;Zeng Weiqi;Chen Jingjuan;Zhang Guohua

作者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佛山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佛山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佛山528000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佛山528200 

出 版 物:《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3卷第4期

页      面:333-33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2300539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项目(2023M730597)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20407) 

主  题:氟桂利嗪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肠-脑轴 

摘      要:目的从肠-脑轴角度探讨氟桂利嗪所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的发病机制。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与氟桂利嗪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0.1 mL 50%聚乙二醇400+50%生理盐水混合液灌胃,1次/d、持续2周;氟桂利嗪组小鼠给予浓度6 mg/mL氟桂利嗪+50%聚乙二醇400+50%生理盐水混合液灌胃,每日剂量30 mg/kg,1次/d、持续2周。2组小鼠均于开始给药后第1、3、5、10、14天时记录体质量,于第14天时进行转棒实验以评估运动功能,并留取小鼠粪便行16s RNA测序以观察肠道菌群情况,给予伊文思蓝溶液灌胃检测肠道转运功能,随后处死小鼠,取其脑组织、肠组织并制备成匀浆或冰冻切片,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表达情况,应用RT-qPCR法检测黑质中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上皮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开始给药后第1、3、5、7、10、14天时氟桂利嗪组小鼠的体质量比(与给药前体质量的比值)均明显更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桂利嗪组小鼠的转棒停留时间明显缩短,跌落时转棒转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桂利嗪组小鼠黑质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1.00±0.00 vs.2.79±0.83;1.00±0.00 vs.3.39±1.37),肠道依文思蓝推进率明显降低(80.67%±4.51%vs.50.67%±6.03%),结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5表达明显降低(27.01±1.41 vs.16.32±2.83;37.00±2.80 vs.24.52±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氟桂利嗪组小鼠共同存在576种肠道菌群,空白对照组单独存在744种,氟桂利嗪组单独存在634种。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的主成分分析测量β多样性,2组小鼠的肠道菌群明显分离(PCoA1为39.88%,PCoA2为30.6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桂利嗪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疣微菌门为优势菌群,在科水平上以拟杆菌科、毛螺球菌科、阿克曼氏菌科最常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桂利嗪组小鼠肠道菌群中阿克曼菌属、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可能通过引起肠道菌群结构紊乱,并基于肠-脑轴诱发神经炎症,从而导致DIP发病。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