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CRITIC-TOPSIS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分区研... 收藏

基于CRITIC-TOPSIS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分区研究

Study 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zoning based on CRITIC-TOPSIS model

作     者:柴莎莎 任艳敏 姚兰 卢闯 陈文焘 Chai Shasha

作者机构: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出 版 物:《江苏农业科学》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52卷第10期

页      面:254-260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2YFC380280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编号:QNJJ202232) 

主  题:耕地质量评价 CRITIC-TOPSIS模型 提升分区 会理市 

摘      要:通过揭示四川省会理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障碍因素,划定耕地质量提升类型区,并提出耕地质量提升措施,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构建会理市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赋值法量化评价指标,利用CRITIC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TOPSIS模型计算耕地质量指数贴近度,并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会理市耕地质量指数平均贴近度为0.527,平均等级为5.52等,耕地质量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总体以中等地为主,仍有大量低等地,耕地质量分布差异明显;高等地主要分布在市域中南部,中等地分布在市域中部以及北部,低等地分布在市域北部和南部。低等地与中等地均存在重度障碍因素,总体以土壤有机质为主,土壤酸碱度、道路通达度为辅的障碍因素影响面积最大。结合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中低等地障碍因素诊断结果,以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将会理市分为重点提升区、优先提升区、一般提升区、综合提升区、保护提升区共5个类型区,并提出相应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进而为会理市耕地质量提升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