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DNA转座子异源活性的大规模调查揭示其功能多样性并扩展基因工... 收藏

DNA转座子异源活性的大规模调查揭示其功能多样性并扩展基因工程工具箱

作     者:张童童 谭生军 唐娜 李源清 王皓毅 张勇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版 物:《遗传》 (Hereditas(Beij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46卷第6期

页      面:435-4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325014) 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编号:2023ZD04074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A0802600,2019YFA0110000)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编号:ZDBS-LY-SM0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编号:XDA16010503)项目资助。 

主  题:转座子 进化模式 基因工程 转基因载体 功能多样性 插入诱变 首次报道 源活性 

摘      要:自1948年美国科学家Barbara McClintock首次报道转座子以来[1],这类跳跃遗传元件对宿主演化的重要意义逐渐被揭示[2~5]。其中,DNA转座子作为主要类型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以往多为个案研究,DNA转座子活性的决定因素与进化模式的一般规律尚不清晰。尽管DNA转座子可作为基因工程工具用于插入诱变或转基因载体[6,7],但目前只有Sleeping Beauty(SB)等少数几种转座子得到了开发和广泛应用。因此,系统挖掘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转座子工具的工作亟待开展[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