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机自我意识的认知差异与哲学辨析——以ChatCPT为例 收藏

人机自我意识的认知差异与哲学辨析——以ChatCPT为例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Human-Machine Self-Consciousness:A Case Study of ChatGPT

作     者:宋春艳 Song Chunyan

作者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哲学与党史党建研究所 

出 版 物:《哲学动态》 (Philosophical Trends)

年 卷 期:2024年第4期

页      面:111-1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教育学] 08[工学] 081104[工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40201[教育学-基础心理学]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机融合智能的道德风险及其协同治理研究”(编号20BZX029)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智能机器 自我意识 认知层级 ChartGPT 人机融合 

摘      要:对智能机器能否产生自我意识的争议反映出人们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担忧,ChatCPT的横空出世让这一问题的讨论再次升温。实际上,人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对象,人在不同语境下产生的自我意识具有不同的含义。按照认知科学五层级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可能产生于任一层级,而智能机器的自我意识是人设计的功能,既是设计者意图的隐性表达,又是使用者体验的显性效果。虽然智能机器可以模仿各个层级的认知,但很难真正达到人类自我意识的水平。ChatCPT最大的进步是使得人机交互从人主动适应机器变成了机器主动适应人,但彰显出来的自我意识仍是人通过技术设计和人工干预实现的。为理性应对智能机器自我意识问题,哲学界应以反思能力为内涵重新界定智能机器的自我意识,对智能机器的自我意识进行前瞻性伦理设计与人工反馈协同使用,并建立基于人类价值导向的人机协同演化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