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生”空间功能异质性评价、时空演变及分区调控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functional evaluation,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zoning schemes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in China作者机构: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海南省土地学会海口570228
出 版 物:《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10期
页 面:265-27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4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103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XJCZH009)
主 题: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空间异质性 时空演变 空间聚集性 耦合协调性
摘 要:科学识别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在相互关系,对实现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合多源时空数据,对2000—2020年中国陆域“三生空间功能进行异质性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揭示了中国市域“三生空间的聚集性与协调性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分区调控方案。结果表明:1)中国生产空间功能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格局;生活空间功能呈现沿胡焕庸线两侧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空间功能呈现“腹地高沿海低的格局。2)2000—2020年间中国市域“三生空间功能呈现较强的聚集性分布特点,且正相关类型以集群形式出现,负相关类型多零星分布于各地。3)2000—2020年间中国市域“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整体沿胡焕庸线呈现自西向东有序发展的格局,其时空演变具有波动特征。此外,该研究根据2020年中国市域“三生空间聚集性及协调性特征,提出了两种针对性的分区管控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为中国国土空间优化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