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住宅类型、居住空间与搬迁家庭社区融入——基于8省16县微观数... 收藏

住宅类型、居住空间与搬迁家庭社区融入——基于8省16县微观数据的分析

Residential Type,Living Space and Community Integration of Relocated Families

作     者:汪三贵 钟宇 张艳姣 Wang Sangui;Zhong Yu;Zhang Yanjiao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市100872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市100084 

出 版 物:《农村经济》 (Rural Economy)

年 卷 期:2024年第5期

页      面:99-10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解析脱贫攻坚的历史演进与成效”(编号:22XNLG07)的研究成果 

主  题:住宅类型 居住空间 社区融入 易地搬迁 

摘      要: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我国完成了近一千万人口的大规模搬迁,人民群众通过“挪穷窝,实现了“拔穷根。搬迁家庭入住后的社区融入问题关系“稳得住、能致富发展目标,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本文基于2019年8省16县980户易地搬迁数据,实证考察了独栋庭院式“一户一宅和多层商品房式“单元楼房两种不同住宅类型对搬迁农户社区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单元楼房,“一户一宅类型对搬迁家庭在社区适应度、身份认同感、长期居住意愿和周边熟悉程度等维度的社区融入指标中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同住宅类型对社区满意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本文还重点讨论了两种住宅类型带来的居住空间差异,利用中介效应方法检验了住宅空间通过信任水平和社会交往对搬迁户社区融入的影响。由此,建议加强安置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从物理层面的空间再造迈向治理与文化层面的社区营造,增强搬迁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在未来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做法,要注重保留村庄风貌,传承农耕文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