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NaTaO_(3)的结构设计及光催化抗菌性... 收藏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NaTaO_(3)的结构设计及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Structural Design and Photocatalytic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NaTaO_(3)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作     者:汪涛 张于浩 殷海荣 WANG Tao;ZHANG Yuhao;YIN Hairong

作者机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系德阳618000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00 

出 版 物:《人工晶体学报》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年 卷 期:2024年第53卷第6期

页      面:1051-1060页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81705[工学-工业催化]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4[理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1117) 

主  题:NaTaO_(3)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金属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光催化抗菌 

摘      要:NaTaO_(3)光催化剂因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环境友好性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通过离子掺杂可以调节NaTaO_(3)的电子结构和性能,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钙钛矿型Na_(0.75)B_(0.25)TaO_(3)(B=Cr,Mn,Fe,Cu,Z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分析了不同过渡金属掺杂对NaTaO_(3)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Cr、Mn、Fe和Zn掺杂使NaTaO_(3)呈现金属性质,Na_(0.75)Cu_(0.25)TaO_(3)则呈现半导体性质并且禁带宽度缩小到1.35 eV。掺杂Cu后会引起新的能级(Cu 3d和Cu 4s)在禁带中出现,这些新的能级位于禁带的中心,会导致禁带向导带移动。此外,Cu掺杂体系的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并且可将光吸收波长扩展到800 nm。接着,探索了NaTaO_(3)和Na_(0.75)Cu_(0.25)TaO_(3)的光催化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u离子调控后的光催化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率为99.99%,并对杀菌机理进行了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