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新时期初期文学座谈会的基本形态及其意义——以《文艺报》和《... 收藏

论新时期初期文学座谈会的基本形态及其意义——以《文艺报》和《文艺情况》(1979—1985)为中心

作     者:丛新强 毛金灿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版 物:《江汉论坛》 (Jianghan Tribune)

年 卷 期:2024年第6期

页      面:119-1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生活研究”(项目编号:20BZW144)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中国红色经典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RWZD06) 

主  题:新时期文学 文学性问题座谈会 题材/作品座谈会 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 

摘      要:作为一种日常性和普遍性的文学交流活动,文学座谈会在新时期文学的复苏和繁荣中起到重要作用。在1979年到1985年,作为权威的文艺理论阵地的《文艺报》及其内部刊物《文艺情况》刊载了大量的、详细的文学座谈会的会议记录。其中的文学性问题座谈会,促进了当代文学“人性传统的复归,开拓了对文学功能的认识;题材/作品座谈会促进了新时期文学中农村题材和改革题材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新的文学现象和作品的产生;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集合了新的批评家队伍和作家队伍,对文学思潮的演进和更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座谈会发扬文艺民主精神,成为“双百方针和创作自由、评论自由的集中体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