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血管解剖路径与实现首次成功... 收藏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血管解剖路径与实现首次成功再通的影响

作     者:方国真 吴鹏超 陶飞 王雷 章礼勇 施雪英 

作者机构:安庆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出 版 物:《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12期

页      面:2833-283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安庆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021Z2008)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2021xkj238) 

主  题:首次成功再通 血管内治疗 血管负荷指数 血管解剖路径 

摘      要:目的 探讨血管解剖路径因素对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实现首次成功再通(FP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选取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进行血管内治疗后实现闭塞血管的脑梗死溶栓分级(eTICI)2c/3的患者60例,并分为FPE组和非FPE(MPE)组,比较两组血管解剖路径评分、侧支循环分级评分、血栓负荷指数(CBS)、血管内治疗方式、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相关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血管解剖路径对FPE的影响。结果 与MPE组相比,FPE组侧支循环评分、血管解剖路径评分、血管内治疗方式(直接抽吸)、CBS、术后90 d-mR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解剖路径评分(OR=3.770,95%CI:1.091~13.039,P=0.036)、CBS(OR=0.664,95%CI:0.473~0.972,P=0.025)是FP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良好的血管解剖路径(评分≤3)及较小的血栓负荷量有利于急性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实现成功再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