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内涵研究 收藏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内涵研究

The Formation Logic and Connotation of Digital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

作     者:周小亮 王子成 ZHOU Xiao-liang;WANG Zi-cheng

作者机构:福州大学福州350108 福建江夏学院福州350108 

出 版 物:《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26卷第3期

页      面:1-11,74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基  金: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22084) 

主  题:数字新质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 形成逻辑 动力机制 

摘      要: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为了全面解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和丰富内涵,进而推动其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与数理推导的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及内涵、外延,重点分析其形成逻辑和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由前沿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的,更具包容性、更体现新内涵的先进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外延涉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两个核心方面。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者的联合作用推动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其作用特征表现为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构成,即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动力机制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相互渗透,进而提出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计算公式,用于评估其影响力。研究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也是其创新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具象表现之一,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究,为理解并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