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收藏

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Late-onset Bacterial Sepsis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作     者:方广东 贾贝贝 陈长春 姜善雨 FANG Guangdong;JIA Beibei;CHEN Changchun;JIANG Shanyu

作者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江苏无锡214002 

出 版 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3期

页      面:457-4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Z2020042) 

主  题:极早产儿 晚发型败血症 细菌感染 高危因素 防治策略 

摘      要:【目的】分析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提出可行的防治建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围产期情况、临床症状、病原菌、危险因素及治疗等情况。【结果】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为8.40%(94/1119)。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71.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应用抗生素≥7 d、有创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7 d及阴道分娩是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2.787、4.243、3.033、2.174。【结论】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长时间应用抗生素(≥7d)、有创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7d)及阴道分娩为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可通过采取加强围产期管理、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减少有创操作的防治办法来降低极早产儿晚发型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